首页 会务公开 工会新闻 服务指南 劳动者风采 资料中心 工运动态 荣誉展示
 
 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工运动态 > 交流园地
月城镇总工会:赋能创优+ 构建“1+3+10+N”职工服务圈阵地
发布时间:2024-07-17

今年以来,月城镇总工会大力开展赋能创优+活动,整合资源,挖掘特色,打通壁垒,构建了“1+3+10+N”职工服务圈阵地,为职工提供一站式、多样化、高水平服务,增强职工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满意度。主要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:

一是坚持“三高”站位,“十分钟服务圈”圈出职工幸福感。高标定位画好“一个圈”。以镇职工之家为“圆心”,以“法惠职工”主题公园、“剧说月城”职工文化共享空间、职工科普馆为辐射,村(企)职工之家、工会驿站、职工法律援助服务站为矩阵方队,健全完善了覆盖广、功能全、辐射效应强的“十分钟”职工服务圈,聚合了“1+3+10+N”职工服务矩阵。高位引领制准“一个版”。根据村(社区)、行业、企业特点,以交通装备智造特色产业集聚的双泾村为示范引领,率先打造服务功能齐全的3000平方米村级职工服务中心,开展职工入会、“产改”服务、农渔体验、乡音舞台、互动剧场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等内容。高效服务织密“一张网”。推进“镇级职工之家—村级职工之家—工会驿站—联户职工”四级职工服务体系,“一网融合”推行“职工点单、网格下单、服务中心接单”的“菜单式”精准服务,以点带面、以面带全,刷新职工幸福指数。上半年服务职工群众131轮次,惠及3227人次。

二是激发“三项效应”,家庭农场联盟“盟”生发展新动能。激发“协同效应”,提升阵地能级。依托双泾村独特的农业基础,打造总面积近1000平方米,集职业农民之家、劳模创新工作室、科技工作者之家、特色农产品展示、农业科技服务超市、特色电商平台和农村教育科普基地七位一体的多功能职工服务中心,组建江阴市首个家庭农场联盟工会。激发“头雁效应”,培养“工匠集群”。以省劳模示范性创新工作室为引领,与省农科院、南京农业大学等开展产学研合作,开展政策解读、规范管理、技术指导等培训30余场。推行“家庭农场主学历提升”“青年农民技术培训”“乡土人才培养”计划,培育知识型、技能型、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,培育“全国巾帼示范岗”1个、“省级巾帼示范岗”1个、市劳动模范3名、创新项目3个、技改项目11个、技术能手6名,形成了一批“工匠集群”。激发“杠杆效应”,撬动产业振兴。联盟工会全面推行家庭农场日常生产销售登记,为职业农民申请“惠农贷”“家庭农场贷”提供征信支持。在农场申报、设施提升、绿色生产、直播销售等项目中提供“一条龙”精准化“金牌保姆”式服务,上半年带动农产品销售2000多万元,积极打造工会惠农生态圈,进一步打通家庭农场及小农户接入乡村振兴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三是做好“三+文章”,赋能创优打造“服务职工综合体”。“赋能创优+云栖绿野”职工文体旅项目品牌化。发挥工会组织优势,坚持公益性导向和市场化思维,做实做强“云栖绿野”职工文体旅项目。“惠农云享购”职工普惠项目,推广舌尖上的乡愁味道;通过“围炉话振兴”等畅通职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渠道;“绿野E课堂”把生态观光、户外团建、咖吧悦读、婚恋交友、心理疏导、职工子女农事体验、青年职工成长沙龙等服务,举办和开展各类活动17场次。“赋能创优+职工帮帮团”,服务队伍建设特色化。从群众基础好、声望高、具备一定服务能力的劳模工匠、先进班组、致富能手、工会干部、法律工作者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对象中物色培养,组建了一支以“职”情观察员、权益宣传员、产改服务员、法治监督员为主体的“帮帮团”队伍,健全服务体系,延伸服务链条,实现镇、村(社区)、企特色职工服务全覆盖,累计服务516人次。“赋能创优+‘四评’机制”,服务质量评价制度化。聚焦“服务中心+服务基地+基层工会”协作模式,夯实“硬件+软件、线上+线下、普惠+定制”服务,让工会服务阵地真正吸引职工走进来、坐得住、还想来。

下半年,我们将发挥工会优势,进一步提升职工生活品质,全力打造聚合优质、多元新颖的职工服务阵地。

打印】    【 关闭
 
 
 
江阴市总工会版权所有 江阴市总工会主办
1024*768分辨率,16位以上颜色,IE6.0以上版本浏览器
苏ICP备05002806号